夏廷献:《杂谈书法二十年》(选载)临龙门魏碑 悟正大气象

金羽毛文苑  2020-08-18 16:08:06



《杂谈书法二十年》


内容简介
这是作者从1999年到2019年发表的书法评论文章汇编;是一部从普通读者角度辩证论述书法知识的“通俗读本”。全书观点鲜明,内容丰富,涉猎到书法的基本理论、毛笔形成、基本笔法、骨文来历、汉字特征、结字技巧、草书格局、章法营造、法帖分析、书法鉴赏、书法命运、先贤经验、自身体会等。提出了诸如“超长画”“超大字”“神布局”“使用‘黑体’”“接纳‘饰书’”“书法精神”“书作‘三品级’”等新概念和新观点;记录了向当代22位书法家请教学习、采访交流的情况。是作者20年间对中国书法艺术观察与思考的“文字足迹”。


 临龙门魏碑   悟正大气象

         ——习“龙门二十品”的粗浅体会


 “龙门二十品”是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“魏碑体”的代表性作品。清代晚期之后,书坛上兴起一股取法于古代碑刻尤其是魏碑之风,基本属于楷书(正书、真书)的“龙门二十品”成为重要典范之一。


 “龙门二十品”大概因为出生在洛阳,所以它在河南省有着十分广泛深远的影响。笔者家乡南阳的识字人,对魏碑体非常推崇,写出一手好魏碑体的人很多。笔者习书就是从魏碑体启蒙的,小学、中学老师教的主要书体就是魏碑。几十年过去,自己对魏碑的兴趣丝毫未减,对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“龙门二十品”更是情有独钟。


 “龙门二十品”集纳了以“刀劈斧凿,方头方脑”形象为特点的二十幅造像法帖,是前贤在数千种造像石刻中由一品、四品、十品逐步增至二十品的。也就是说,这二十品基本上代表了魏碑体的风格和水平。如果能够把这二十品“吃透”,魏碑体的规律大体就可以摸到了。


同临摹任何书体的碑贴一样,临魏碑也不可能做到“真似”,只能形似、略似、局部似,且魏碑的点画由于经过了雕刻工匠的“铁笔”加工,惯常使用的柔性毛笔难以书出“逼真”的效果,因此,笔者习“龙门二十品”,主要是从中体会点画峻厚、结构天成、血肉丰美、魄力雄强的正大气象。


 首先阅读与“龙门二十品”有关的品外知识,进一步了解:1、魏碑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书法史上的地位——与时代的关系、与佛教的关系、龙门石窟雕凿造像等情况;2、魏碑体壮美、浑穆、飞动的美学特征——方头方脑是怎样“写成”的;3、魏碑体形成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——欧(阳询)体中魏碑的显著痕迹,其他书魏碑的名家及作品(时常研读南阳著名书法家王学睿先生1969年为笔者书写的魏碑体墨宝)。


临摹“龙门二十品”“具体化”之后,我的做法是:从分析魏碑体的笔法、点画、结构、章法特点中,研读魏碑体的文化内涵,领悟魏碑体纵横开张极意发宕的正大气象,治疗气若游丝的靡弱之病。


 “正大气象”是精神层面只能“意会”的事物,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境界,如何领悟?笔者的做法是:


  一、从笔法特点中领悟

“龙门二十品”的笔法特点是:方笔斩截。方笔起、行、落,犹如快刀斩截“线段”,沉着痛快,干脆利落。这种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笔法,是北魏(公元386至534年)至唐代的150多年间形成的。这个时代、这个地域崇尚“力势”的社会意识直接影响到碑文的撰书者。二十品中作者署名的仅有一人,其他都是无名氏之作。这些无意于成名成家的作者,在尚武精神的滋养熏陶下,没有精神负担,没有理念教条的羁绊,把山川的险峻、原野的广袤、劈石造像的艰辛、对佛祖的尊崇,融会在心底,贯通在笔端,留下了令人过目难忘的结实、厚实、坚实的书法(刻石)作品,其中蕴含的豪放之气是可以体会得到的。


 二、从点画特点中领悟

 “龙门二十品”的点画特点,一是方,方头方脑方身方脚;二是厚,敦厚浑厚丰厚朴厚;三是挑,横平竖直的点画不多,均带有上扬内敛的角度,在倾斜中求得平衡。尤其是撇捺,“挑味”明显。三个主要特点,方,给人以雄强有筋骨之感;厚,给人以健壮有血肉之感;挑,给人以飞动有精神之感。方、厚、挑融合在一起,给人以气雄力健神足之感,只要认真体察,就能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其浩然之气。


 三、从结构特点中领悟

“龙门二十品”的结构特点是,浑然天成,端谨飘逸,茂密壮伟,体态凝重。透出一种凛然之气。具体表现在:横向取势,各字独立,巧妙成形,内敛外放,意态奇逸。时代特征、地域特征、造像(石刻〕特征,十分突出明显。换句话说,只有在北魏、在龙门、在造像中才可能产生出这样的字形(书体)。这种由毛笔、铁笔——由书法人、刻石工匠共同“打造”的字形,经过日月磨炼风雨剥蚀,无形中“掺杂”进去了金石味,只要潜心体察玩味,就可以从中领悟到为何称誉这种字叫“魏碑体”——它的特殊端庄特殊飞扬是其它书体不可比拟的。


 四、从章法特点中领悟

 “龙门二十品”的谋篇布局,有两种形式,一是有“方格界”的《始平公造像记》。该碑竖形阳文10行,每行20字,字矩行距基本均等,上下左右相当整齐,犹如列阵的军旅,给人以正规严肃庄重之感,可以使人体察到一种昂然之气。二是无“方格界”的其它19品。全都是阴文,字数不等,有竖、横、方三种布局(碑形),计:竖形10品,横形6品,方形3品,字矩行距没有明显差异,通篇都比较整齐划一,符合立碑者虔诚追思的心情,从中可以领悟出一种庄严肃穆之气。


笔者感受:龙门魏碑,品品神逸。笔法洒脱,点画方齐。结字坚实,布阵如旅。深研内涵,领悟大气。持久习练,可治弱疾。由此及彼,夯实根基。结缘书法,毕生努力。 



《中国书法千字文》金盾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


END

作者简介
     




夏廷献,河南省南阳市人。1944年出生于农家, 1964年入伍,1999年从海军装备部某局政委岗位退休(海军大校)

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幼时写大仿,与书法结缘。中学时,受到书法家王学睿老师直接影响,对汉隶魏碑产生兴趣。参军后为连队书画骨干。1970年后在各级机关主要从事“文字”工作,业余时间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汉字的“生命形态”。1999年出版了专著《书道犹兵——中国书法艺术新探》,提出了“战争是书法艺术之父”的观点,揭示了“兵法与书法”的历史渊源及其相互关系,探索了二者同理、同法、同势、同美的内在规律。行家认为是独树一帜的一家之言,为孙子兵法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,为书法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。

1999年之后,出版了《中国书法千字文》。在《书法导报》等专业报刊发表书法评论文章三十余万字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出版有长篇小说、纪实文学、戏剧脚本、游记文学、工具书等。 


前文回顾

法国金羽毛红酒 点击紫红色文字看产品说明



欢迎关注本公众号